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 ——中国与各国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2021年03月03日 14:58:07 来源: 人民政协报

“中文是书写了大量文学宝藏的语言,同时也能为职业发展提供许多机会。”帕利库恰说。2018年至2019年间,帕利库恰在山东理工大学学习了10个月,今后还打算来中国继续深造。

自“一带一路”倡议发出以来,中国与各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机会增多,得到了各国有识青年的热情参与。

致公党中央指出,加强科技人文交流要重视提高规模和质量。要通过与沿线国家的科研机构、大学和国际组织共同成立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不断加强科研资源互联互动;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进一步扩大沿线国家科技人员来华学习培训,举办各类先进适用技术与科技管理培训班;依托科技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际合作项目和平台,支持沿线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短期科研。

台盟中央在《关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境外办学的建议》中指出,高校境外办学应优先在孔子学院等机构设立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先从成本较小、办学难度较低的项目入手,逐步积累办学经验,赢得国际声誉和口碑,通过一定时期的培育和沉淀,再适时升级为办学机构,从而开展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境外办学。

识民情、接地气、润无声。推动人文交流更加务实高效,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

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理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顺应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一带一路”正在源源不断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为全球治理体系现代化贡献着“中国智慧”。

1 2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