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 ——中国与各国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2021年03月03日 14:58:07 来源: 人民政协报

5月2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一位记者提问: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遭受重大损失,中国将如何采取措施恢复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合作?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回应中表示,“一带一路”的前景来自于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疫情后,各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的愿望将更加强烈,中国与各国携手推进‘一带一路’的信心不减、决心未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沿线参与各国高度认可,完成了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进入了精雕细琢的“工笔画”阶段。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也让长期致力于引导广大侨胞共建“一带一路”的致公党中央倍感振奋。今年两会期间,致公党中央的大会发言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创新合作》。这篇大会发言源于2019年致公党中央年度重点调研。

不仅仅是致公党中央,其他民主党派也通过提案、调研等方式,将目光聚焦在共建“一带一路”上。“一带一路”倡议承载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追求,面对疫情冲击下的全球新形势、新变化,作为倡议发起国的中国更要锚定目标,持续发力,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深化创新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一出,应者云集。据统计,2019年共有1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使相关文件总数升至199份。“一带一路”项目在更多国家落地,也让更多沿线国家人民从中受益。

致公党中央在大会发言中指出,科技创新合作是“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驱动力。要结合沿线国家重大科技发展需求和科研基础条件共建联合实验室,推进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业前沿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促进科技合作园区建设,培育产业创新集群,通过共建创新园、孵化器、加速器和创新中心等方式,在农业、医疗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与沿线国家深化科技合作。

九三学社中央在今年提交的《关于“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方面的问题的提案》中指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有着广阔的空间,建议搭建农业国际合作平台,依托现有合作机制和已建立的友好互信的政治关系,在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农业互补、精细农业与粗放农业互补等方面构建国际合作事项。要重视加强农业科技合作,建立“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基金,建设农业技术转移和示范中心,制定农业人才引进和培训的相关配套服务政策。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带一路”让沿线各国成为密切相连的整体,不断深化创新合作领域,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挖掘前沿增长动力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共识、全球平台和全球行动。作为倡议发起国,中国如何着眼前沿领域,挖掘新的增长动力,也是摆在眼前的问题之一。

致公党中央建议,要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高端制造、现代农业等前沿领域超前部署合作项目,为各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新的科技动力;联合沿线国家的重点企业、行业协会、投资机构、高校及科研单位,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工业互联网国际合作组织;激发工程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与沿线国家合作开展重大工程科技攻关。

在挖掘前沿领域增长动力的同时,还要重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致公党中央指出,要完善技术转让体系,广泛开展技术推介与产业对接,支持沿线国家、地区与机构建立完善跨区域、行业性技术转让市场,不断完善“一带一路”技术转让协作网络,有力推动适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协同水平。

前沿领域如同“蓝海”,机会层出不穷。“一带一路”建设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有探索精神,紧抓机遇,赢得未来。

■推动人文交流务实高效

5月17日,在名为“2020年汉语桥比赛评委”的微信群中,波黑东萨拉热窝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生米安·帕利库恰录制的一个参赛短视频深深打动了评委。视频中,帕利库恰以准确的发音、真挚的情感,背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 2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