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正“一带一路”步伐,解锁中美博弈棋局 2020年04月14日 14:17:10 来源: 中国网

2020年初,中美两国贸易谈判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但中美博弈呈现加剧化、长期化的趋势并不随之而减弱。新冠肺炎疫情在两国爆发,也会影响第一阶段协议的执行进程。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建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美国会对“一带一路”建设采取怎样的干扰措施?“一带一路”下一步建设需要注意哪些新的时代特征与大国博弈的变量?这些问题对已推进了六年多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一带一路”建设而言变得非常重要。

美国对“一带一路”的三类干扰措施

近年来,尤其是在2019年欧洲多国相继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空前成功的背景下,部分美国官员、媒体以及智库对“一带一路”的消极与负面反应明显增多。基于此前事实来推测,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至少会在三个方面干扰“一带一路”建设:

一是继续在舆论层面抹黑“一带一路”。近年来,一些美国官员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组织公开批评“一带一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CNN等媒体大做“一带一路”的负面文章,对“一带一路”项目、工程与诸多基建、能源、产能合作的进程施加压力,势必会对“一带一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

二是继续以技术封锁、金融制裁为由,阻挠一些中小国家与中国的合作。近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为由,将数十家中国企业与机构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还重点对中国就通信设备、集成电路、半导体等高技术领域发起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的所谓“301调查”,同时扩大对华军事用途出口的许可证商品范围。一些中小国家往往会因此放缓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的合作速度。

三是通过颠覆一些国家的政权,利诱新政权全盘否定与中国“一带一路”相关的各项合作协议。过去十多年,中亚、乌克兰、南亚、西亚、北非等多个国家遭遇“颜色革命”,中国在当地国家的诸多项目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可以预料,一些国家新政权上台,一些“一带一路”项目工期款项及相关协议内容势必会有不确定的风险。

公道自在人心。近七年来,作为由一国发起、各国共建的世界最大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建设进程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推进。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标志着“一带一路”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的2.0阶段。

“一带一路”建设大势并没有因为美国的干扰而停止。美国只是干扰变量,不可能在全球拥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诸多舆论抹黑与威慑也不能阻止各国政府与民众对中国发展红利“一带一路”的发自内心的追求。

新时代中美博弈的特殊性 

透过“一带一路”,可以看清新时代下这场中美博弈有别于包括美苏冷战在内的传统大国竞争的特殊之处。

从竞争方式看,当前中美博弈仍处在“竞合并存”状态中。当下的中美两国以贸易战、舆论攻击、人员交流干扰等方式为主要手段的大国博弈,应该算是处在低烈度竞争的状态中。传统大国竞争中所倚重的军力,近年来反而呈现代替经贸作用的趋势,成为中美两国关系“新压舱石”。尽管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高科技封锁、取消部分学者十年签证、威胁将中概股逐出美国资本市场等方式与中国“脱钩”,但就近年来两国人员往来、美国赴华投资、中美贸易总量等数据看,两国交往并未出现断崖式的逆转。相反,通用电气(GE)、卡特彼勒、高盛等美国跨国公司都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且有望从中受益。可见,“一带一路”释放的共赢效应,让人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中美竞争跳出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

从各国立场看,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中美博弈选边站、与任何一方形成对抗另一方的“联盟”。西方七国集团(G7)除了意大利已签署“一带一路”协议外,日本、法国、德国、英国都对“一带一路”充满着兴趣,只是因为具体利益、操作原则与谈判筹码与中国还存在着暂时分歧。即使在美国,精英阶层普遍认为没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是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错误。“一带一路”的魅力折射出,当下世界主旋律仍是和平与发展,没有任何国家愿意回到相互威慑、确保相互摧毁的冷战年代。中国向全世界释放出来的发展红利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一些国家的部分高官、媒体、学者对中国发展的误解、批判甚至仇视,没有力量将世界推回到过去战火烽飞的年代,“冷战思维”已不符合当下世界。

1 2 3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