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文明互鉴博览园 2017年05月13日 13:40:38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张玉中

张玉中(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渭南提出,要把文化要素、遗产要素纳入自贸区来考虑,这是了不起的想法。建设优质产能展示区、“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动态展示区、大数据中心,都非常好。

渭南提出“文化自贸区”,既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也跟渭南、陕西文化底蕴相结合,两个结合一定会开出合作之花。目前自贸区有两类,一是“1+3+7”共11个位于国内各地的自贸试验区,二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的14个自由贸易协定区。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贸易往来、人文交往日益加深,要赶上“一带一路”发展的快车,就要将自身的文化特点和丝路沿线国家历史文化相结合,并注入新的元素。

“一带一路”文明互鉴博览园要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产业园相呼应。截至目前,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建成了77个经贸合作产业园,其中56个园区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集中在越南、印度、俄罗斯、泰国、柬埔寨、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中国企业的投资在解决当地基础设施不足、交通制约等困难的前提下,带动就业岗位约21万个,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是各国之所以看好“一带一路”、愿意参与和对接“一带一路”的原因。“一带一路”文明互鉴博览园建设过程中,应考虑跟国外的园区相结合,内外呼应,效果可能会更好。同时,要跟沿线国家驻华使馆、文化企业紧密结合,吸引机构和企业参与建设。

总体来看,“一带一路”文明互鉴博览园的“一园三廊三区四馆七中心四基地”工程浩大,要对每一步、每一区、每一馆的建设,对土地、规划、后勤保障进行细致考虑,要有时间表,分期分批稳步推进。

张国华

张国华(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

园区位于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特别丰富的渭南,下一步发展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思维转到现代文明思维,从农业经济转到社会经济。工业文明强调大马路、宽马路,而在生态文明、社会经济时代,这些道路空间本身就是娱乐消费空间。一定要将现代文明思维和“一带一路”文明互鉴博览园进行很好的结合。国内许多园区借鉴了硅谷模式,但我认为要从硅谷转型升级到硅巷模式。硅谷是科技创新的聚集区,而硅巷是街区式的创意区。硅巷这种小街坊有咖啡馆、酒吧,文化创意工作者下班先不回家,而是拿杯啤酒、咖啡与人聊天,搞化学的、搞金融的,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士进行思想交流,碰撞后就会产生新的火花。

园区、新区、新城建设,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是公共服务业建设。新兴产业对公共服务业的需求比较高,其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工业园区职工的需求完全不同。“一带一路”文明互鉴博览园的建设要把以公共服务业为代表的基础制度设计好、规划好,才能把相应的产业真正搞好。

陈平

陈平(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副主席、中国区主席):

“一带一路”文明互鉴博览园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和平台。博览园可以考虑建设民间艺术博览城,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各种手工艺引进来,还可以考虑打造国际民俗艺术节和国际民俗论坛。渭南当地就有大荔的乞巧节、韩城的黄河阵鼓、司马迁祭祀、南赛社火等,将这些节庆进行整合,放大为世界民俗艺术节,同时以论坛带动思想交流。

此外,还可以设立集民俗、手工艺、旅游产品和文化创意于一体的渭南全球手工艺交易博览会。如果文化自贸区的创意得以落实,我相信会吸引众多商家、手工艺大师在这里做展示和交流。共建手工艺学院也是个很好的想法。在博览园,可邀请沿线国家设立分校,甚至共同创建手工艺学院。

一定要有国际视野,要让世界各国感到,这是一个文明古国拿得出手的项目,而不是盖了一堆没有内容的建筑。

徐洪才

徐洪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研究员):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3年多来,各地都积极行动起来了,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的热情、创新创造的精神,令人鼓舞。渭南提出“一带一路”文明互鉴博览园建设的构想,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可能功在千秋、影响深远。

1 2 3 4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