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推进创新发展打造“硬科技”之都 2018年05月24日 10:39:38 来源: 人民政协报

那么,西安在发展“硬科技”方面有什么优势?西安市科技局局长李西宁介绍,一是科技资源优势稳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陕西各类科研机构达到1176家,各类高等院校116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入网仪器设备总量超过8000套。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成为首批15个国家创新中心之一。西安交通大学牵头组建的“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牵头组建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在陕两院院士64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7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32人。而陕西省的绝大部分科技资源都聚集在大西安区域;二是园区、基地和平台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目前,西安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中综合排名靠前,西咸新区成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陕西科技控股集团、陕西稀有金属科工集团成功组建,西安交大科技创新港、西安光机所光电产业园建设顺利推进,中兴通讯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落户西安。

“西安地区已经形成了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三位一体、母体控股、股权激励、资本运作’和西安光机所‘开放办所、专业孵化、择机退出、创业生态’的创新模式(简称‘一院一所模式’),成为全国范例。‘一院一所模式’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实现了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和保持院所创新动力的双赢。”李西宁说。

基于这些高精尖的科技基础,如何乘势而上找到追赶超越的新跑道,抓住换道超车的新机遇,为西安的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引擎?对此,王永康表示,一是要坚定不移做响“硬科技”品牌。品牌是影响力,也是号召力、生产力。要始终把“硬科技”视为大西安最宝贵的城市财富、最亮丽的“城市IP”,坚定不移地加大创新力度、做响“硬科技”品牌,让“硬科技”的机遇充分勃发,让“硬科技”的潜能充分挖掘,让“硬科技”的精彩愈加绽放,为全市“硬科技”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坚定不移地做大“硬科技”产业。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要利用好、落实好《西安市发展硬科技产业十条措施》等产业政策,加快推进西交大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西部云谷等一批“硬科技”示范小镇建设,畅通“硬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做大“硬科技”产业规模,切实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经济实现中高速,努力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三是要坚定不移地做优“硬科技”生态。“硬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要以“五星级”的标准、“店小二”的作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创环境、营智环境,努力构建更强动力的产业生态系统、更具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更具魅力的生态宜居系统,让更多“硬科技”企业能够如鱼得水、茁壮成长,让创新创业的种子能够成长为参天大树。

发展“硬科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前瞻布局,需要制度创新。陕西省省委副秘书长王飞表示:作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西咸新区的体制机制相对灵活,能够为“硬科技”提供更好的发展政策和优越环境。

王飞同时指出,为“硬科技”提供更好的发展政策和优越环境。需做到三方面:一是要夯实发展平台和基础条件,形成“硬科技”生态体系。打造一批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要加强产学研结合,规范科技资源共享,推进“硬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配套服务。二是要完善“硬科技”发展政策、优化环境,为科研人员减少羁绊束缚。地方政府应成为科技创业人员的服务者,切实推进简政放权,加强创新创业的投融资支持等服务,构建充满吸引力的人才环境。三是要加快“硬科技”的转化和应用,助推实体经济发展。要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优化扶持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硬科技’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要紧盯‘硬科技’发展不放松,一件接着一件办,一下接着一下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作出西安贡献,从而为大西安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上官吉庆说。

西安,邀您共圆“硬科技”之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特别是从战略高度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新时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2017年1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将西安高新区建设成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加快建设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更好地发挥西安高新区“排头兵”作用。

经过一年的发展,如今的西安高新区已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策源地,创业孵化全国领先,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式创业孵化体系,拥有各类综合和专业性孵化器30余家,累计在孵和毕业企业超过3000家。2017年西安高新区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64家,累计认定1070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330亿元,专利申请量3万件。新注册商标5900件,同比增长168%,位居全市第一。累计建成众创载体80个,投用面积398.84万平方米,创业载体及面积数均列全市第一。同时,2017年高新区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104人,培养和引进18名万千人计划专家、25个创新创业团队。这为西安高新区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迈进了发展“硬科技”之都的蓝图。

西安市副市长方光华介绍道,我们所辖各区在着力培育发展科技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同时,通过聚焦优势产业集群,实施产业链“扩链、强链、补链”工程,优先承接国际产业链的高端环节、龙头企业和核心项目,着力吸引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链,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一流、国际知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为什么西安走在了“硬科技”发展的前沿?方光华回应称,西安不仅科教资源富集,工业基础雄厚,是国家重点布局的资深工业基地、“中国十大创新城市”之一,而且近50万人的专业科学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占比全国第一。

方光华同时指出,西安市政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创环境、营智环境,以科技产业技术为突破口,促进科技资源统筹和军民融合,提升成果产业化转化,走“硬科技”引领未来的创新发展之路,实现弯道超车、产业转型升级,弥补西安发展“硬科技”过程中,成果产业化转化率低的短板。“下一步,西安将把‘硬科技’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为此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方光华说。

不妨看看“西安‘硬科技’之都专场推介会”上公布的《西安市发展硬科技产业十条措施》。“十条”中明确,对新建的各级军民融合产业孵化器,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新成立的专业化众创空间,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不低于2000万元重点支持;加大推进西安科学园建设、建设校地合作重大创新平台,促进“硬科技”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自主化,打造全球“硬科技”人才高地,加强科技大市场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如此强力的扶持、鼓励政策,彰显出西安市十足的诚意。

同时,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市人民政府支持,西安西咸新区及中科创星共同发起,清科研究中心、中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及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联合编制的《中国硬科技产业投资发展白皮书》也亮相第二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西安‘硬科技’之都专场推介会”,让观众和投资者更加充分地了解西安“硬科技”之都的政策和环境。

《硬科技之都》纪录片已经开拍。该纪录片将带领观众全景感受“硬科技”的魅力和未来的西安,全景记录“全球‘硬科技’之都”西安的发展历史和创新之路,全面展示“硬科技”技术,普及“硬科技”理念,让观众深刻感受“硬科技”之都西安的魅力,让世界了解西安“硬科技”产业领域,吸引相关产业虹吸对接,吸引高端智库人才走进西安。“纪录片将成为一个桥梁和纽带,让世界了解西安,深刻感受西安‘硬科技’,打造中国‘硬科技’高地。”方光华说。

据了解,由国声智库策划推出的图书《硬科技时代》也在编纂中。该书将以大国科技、“硬科技八路军”、“硬科技会客厅”、“硬科技之都”、“硬科技时代”五个篇章,系统呈现我国“硬科技”的发展现状和远大前景,展示“硬科技”各领域的实力潜力,呈现“硬科技人”砥砺奋进的风采和思想,阐明“硬科技”发展对于我国一系列战略性目标实现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今年11月8日,“硬科技”产业的盛会——“2018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又将在西安隆重举行。西安这个拥有古老历史的丝路之城,正在用新思路在新丝路上打造一个创新之城,朝着“硬科技”之都的目标不断前行。

1 2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