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西迁精神的新传人——访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 2018年02月01日 11:49:52 来源: 人民日报

在西迁精神沐浴下的年轻一代正在续写西安交大新辉煌。1996年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1999年首批进入“985”工程第一层次建设大学。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西安交大人用实际行动彰显出“爱国、报国、兴国”的高尚情怀,诠释了“爱国就要奋斗,奋斗为了爱国”的伟大真理。

在新时代传承西迁精神,就是用持续的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我们秉持奋斗精神,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的奉献型人才;树立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定位高水平的研究,做出标志性成果;还要开展广泛合作,瞄准世界前沿问题,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智慧。

记者:学校在激扬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奉献报国中如何有新作为?

张迈曾:交通大学内迁西安,表现出艰苦创业的坚强意志。迁校之初,没有因为迁校而迟一天开学,也没有因为迁校而开不出一门课程。而后通过恢复理科建制,扩大招生规模,开办新兴专业,迅速缔造了办学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同时,积极倡导学生做到“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弘扬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条件。

迁往西部,扎根西部,更体现在当前的工作中。2015年,学校开启了西迁后的再次创业——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同时提出“思想交大”建设任务,持续开展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四面旗帜活动。在西迁精神的引领下,西安交大每年获得的教学科研奖励数量都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于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A类建设名单。

面对当前国内外高校的激烈竞争,我们更需要坚守开拓奋进的精神品格。把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内化为每个人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将创新摆在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努力塑造立德树人新构架、构筑科教融合新高地、创新国际合作新模式、打造一流学科新格局,抢占未来高等教育竞争的制高点。

与交大西迁同载史册的一群以国家民族为重的知识分子,是我们的精神楷模。著名教育家彭康、“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数学家张鸿、热力工程学家陈大燮、物理学家赵富鑫、电磁场理论与技术专家黄席椿……他们的报国之心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西迁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基因。

62年里,这种奉献报国的使命担当,已熔铸为交大人浓厚的家国情怀。随校西迁时还不满20岁的陶文铨,在西安交大已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1995年留学归国的管晓宏,面对母校和多所东部高校伸出的橄榄枝,毅然选择回到当时生活和科研条件仍较为落后的西安交大。

做好新时代西迁精神的新传人,我们坚持始终做到胸怀大局、心有大爱,更好地为国家民族勇于担当。坚持树立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事业中。坚持立足本职工作,为西部建设、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作出贡献。坚持积极投身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 2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