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界面】
11月20日下午,满载笔记本电脑、汽车整车、家用电器等货品的X8083次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经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向德国杜伊斯堡驶去。这标志着我国开行中欧班列数量达10万列。
早在汉代,驼铃商队沿着丝绸之路,穿越荒漠、跨过绿洲,勾勒出一条中国与中亚间商贸往来的文明交流之路。今天,亚欧大陆桥的铁轨如巨龙般蜿蜒伸展,中欧班列这一“钢铁驼队”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自2013年运营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助推我国内陆地区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中欧班列将继续为沿线国家创造发展新机遇,共同驶向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
补齐短板内陆城市也能有“港口”
11月20日,在江西赣州国际陆港,一架橙色龙门吊正为X9238次中欧班列(江西)的货物装载做着最后的准备。据悉,这趟列车将把赣州生产的特色家具运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
“以前,我们这里的家具产品要出口,只能通过海运或空运。”赣州国际陆港跨境数字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凯回忆道,“但是,海运时间长,空运成本高,许多企业都有所顾虑。由于之前缺乏相应平台,我们的产品很难通过铁路运往国外。”
2016年5月28日,赣州国际陆港发出首趟家具专列,赣南老区的传统产业开启了“买全球、卖全球”的发展新时代。国铁南昌局货运部副主任魏威表示,目前国铁南昌局中欧班列(江西)分为东、中、西部三条主要通道,可通达境外25个国家224个城市,运输的货物品类已经扩展到上千个,为中部地区、革命老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经济交流提供了重要通道。
通道带动物流,物流助力经贸,经贸赋能产业。如今,除赣州外,陕西西安、四川成都、河南郑州……随着中欧班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正逐步拉近与世界的距离,当地产业走向开放的前沿。
在位于西安的陕西国际港站内,一列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这里发车。海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欧班列出口货值第一的省份是陕西,进口排名第一的省份同样是陕西。
“前几年,排在这项数据前列的都是东部沿海省份,陕西只排在七八位。”西安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崔颖说,近年来,中欧班列(西安)与陕西本地产业结合越来越密切,以比亚迪、隆基乐叶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通过中欧班列出口成绩亮眼,对当地开放型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西安也成为全国首个累计开行中欧班列数量突破2.5万列的城市,数量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
如今,中欧班列已成长为具有强大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国际物流品牌。在欧亚大陆上,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密度持续加大。
数据显示,从2016年统一品牌至2023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加到超1.7万列,增长近10倍。开行万列所需时间由开行之初的90个月缩短为现在的6个月。今年3月以来,已连续8个月单月开行数量超过1600列。
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指出,中欧班列开通运营以来,其运行品质和效率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了新动能。
量质齐升运输新模式不断涌现
今年以来,在郑州的一家进口商品超市内,不少顾客可以买到来自欧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产品,其中价格实惠的榴梿、山竹等新鲜水果成为顾客们购物的首选。“原来买榴梿觉得特别贵,一个要好几百元,没想到在这里一百多块钱就能买到这么新鲜的大个榴梿。”市民刘女士边挑选榴梿边说。
据悉,该超市的热带水果都是通过中欧班列(郑州)水果进口冷链从泰国直接运抵郑州,全程时间仅需6天。据国铁郑州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榴梿对运输要求极高,自从中老铁路开通后,泰国的榴梿进入中国的时间大大缩减。以运抵郑州为例,从发车到卸货仅需5至7天,同时冷链技术也为水果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从起初的一般货物运输到如今的冷链运输,从仅通往西欧及沿线国家到现在通过海铁联运、中老铁路等连通了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近年来,随着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持续增加,新的运输模式和配套服务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