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鲜花盛开背后的自主创新 2019年07月18日 12:19:14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者按: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园林园艺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在最受瞩目的中国馆,集中展示了一批中国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包括牡丹、月季、百合、菊花、马蹄莲,充分展现了中国科研院所的园艺成果和中国植物学科的创新优势。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专家,以牡丹、月季、百合为例,与读者共享中国园艺科学工作者的“美丽事业”。

光明日报记者杨舒袁于飞通讯员李宇佳

中国牡丹“花开遂人愿”

世园会以花为名荟萃世界园艺精华,自然也少不了“花王”牡丹的娇艳身影。“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游览过世园会牡丹展区的游客定会赞不绝口,珍贵的矮牡丹、杨山牡丹、紫斑牡丹,还有自主研发的各类新品种,红的、白的、粉的、黄的,甚至还有彩色的,所展牡丹品种具有花色艳丽、花期长等特点。

 图片22.png

中国农科院百合团队科研人员在野外工作。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供图

“‘养花一年,看花十日”是牡丹最大的遗憾。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牡丹研究中心主任张秀新介绍:“2019世园会上,通过展示我们自主创新的花期调控技术,可使牡丹四季有花,实现’花开遂人愿‘的美好愿景”。为了一探牡丹的奥秘,记者来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牡丹资源展示室,映入眼帘的是小栈道两旁一团团、一簇簇繁花似锦的各色牡丹及芍药,以及牡丹从播种、生长到开花结实的全过程。展示室可以精准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情况。

张秀新介绍:“牡丹课题组主要以牡丹、芍药及重要药食同源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广泛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它们重要性状形成遗传规律、花期调控与栽培生理及食用与药用重要功能成分分析及新品种培育等工作。”目前,牡丹课题组已收集保存了牡丹芍药资源800余份,包括牡丹组全部野生种9个、国外牡丹品种150余份、国外芍药资源300余份和国内牡丹芍药品种350余份,建立了世界牡丹芍药基因库、野生牡丹高效种子育种体系,繁育了野生牡丹3万余份,课题组努力为野生牡丹濒危现状提供技术支撑,并致力于创制在抗性、花色、花期、株型等方面更加优化的牡丹新资源,申报牡丹新品种23个,其中12个获得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权,6个远缘杂交品种通过美国牡丹芍药协会品种鉴定。

图片21.png 

中国农科院牡丹团队培育的新品种。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供图

“花期调控是我们的重要研究工作。关于牡丹花期调控,我国自古有之,但传统的花期调控都是临时上盆,植株没有新根,仅是利用植株自身营养而实现开花。我们的技术优势是从中国传统品种中筛选对温度不敏感的浅休眠品种,采用提前上盆养根,自然低温解除植株休眠,无土栽培精准调控,且花后植株仍可下地继续生长。与传统花期调控技术相比,该技术产品便携,栽培过程耗能低,植株花叶并茂,且极大节省人工投入。“我们希望打造技术完善的室内牡丹观赏园,并将这种技术引入到家庭中去。这些牡丹,已经走进了世博园,也将会走到全国各观赏园、公园绿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走向世界。”张秀新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数掌握植物工厂技术的国家之一,一些微型植物工厂已走入家庭,并进入国际市场。

“牡丹这么美,却不仅仅是‘花瓶’,它从头至脚都是宝,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张秀新抓起一把牡丹种子感叹道。

张秀新同时是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药食同源品种定向选育岗位科学家。最早为人们所用的是牡丹的根皮,中药名为牡丹皮。“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30个重点品种中就包括了牡丹皮。

据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牡丹课题组在牡丹药用、食用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例如不同生物活性物质鉴定、药效成分分析、食品安全评价等,并在资源收集及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规划了相应的育种目标。此外,牡丹花被制成牡丹花茶、花蕊茶等,对女性美容养颜等都有极佳健作用;牡丹籽油含有40%多的亚麻酸以及甾醇等生物活性物质;牡丹还用以开发纯天然护肤品等新型产品,牡丹产业也日臻完善。

1 2 3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