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倾力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2018年05月11日 13:06:09 来源: 陕西日报

秦东大地,涌动着追赶超越的滚滚浪潮。
今天的渭南,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渭东新城建设步伐加快,“东扩、北跨、西融、南优”布局提速,南湖、西海等高质量城市配套项目稳步推进,中心城市“四纵四横”道路提升改造基本完工,综合管廊加紧建设,碧桂园、恒大等一批知名房地产企业进驻。
今天的渭南,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能源动力电池产值已超过60亿元,中广核风电一期、桂花光伏并网发电;增材制造企业发展到65家,中国酵素城入驻企业2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非能源工业产值增长31.7%。
今天的渭南,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取消、下放、转移省级以上审批事项173项、市级管理权限1385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市级“网上办事大厅”,工商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2017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9万户,增长34.5%。
渭南市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助力“三个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集聚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新时代,新格局,新发展。站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追赶超越中的渭南迈出前进的铿锵步履,彰显着行稳致远的从容自信。
优势资源引领发展新风向
悠悠渭河穿境而过,巍巍华山屹然挺立。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最辽阔地带。这里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腹地,是联结西安、太原、郑州三大省会城市的重要节点。

1.png

渭河安澜,百姓幸福。

渭南以建设新型工业聚集地、现代农业示范地、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大关中东部区域中心城市为抓手,加快建设“三地一中心”。
渭南是西北地区唯一拥有“关天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三大国家级经济区政策叠加的优势区域,是陕西的“东大门”。渭南境内,陇海铁路、郑西客专、西禹高速等4条高速、7条省道、6条铁路纵横交错,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枢纽地位显著。
如今,渭南正利用优势资源撬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区内聚集,通过资源要素重组、整合,促进和带动产业实现快速稳健发展。
渭南依托优越的区域条件,前瞻性布局新兴产业。增材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清洁煤化工等产业,正在成为渭南发展的新名片。一批国内、业内领军企业纷纷在渭南设立产业基地。“西安研发、渭南制造。”开放的胸襟正在让渭南成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高新技术和优质资源要素的聚集地之一。

2.jpg

微笑服务全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新兴产业的逐步成型,带来了资金、人才、技术的流动与聚集。2017年,渭南市累计实现招商引资760亿元,33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复工开工324个,累计完成投资1034.2亿元。在人才、技术方面,仅渭南高新区一年内就引进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博士31人、硕士78人、副高级以上职称科技人员102人,完成新产品技术开发项目180个、科研与工艺攻关项目190个、申报专利660项。
今年,渭南市确定了总投资额980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350个。年初以来,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齐头并进遍地开花的喜人态势,举办了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典礼。今年第一季度,投资50亿元的华山文旅小镇项目、投资15亿元的陕西宇动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4亿元的韩国圆益半导体一氧化二氮气体生产项目、投资35亿元的恒大地产开发项目相继签约落地。
优势资源引领发展新风向,其势初现。
创新升级积蓄发展新动能
走进渭南经开区的中国酵素城核心区,正在建设中的孵化中心2号楼已经封顶,施工人员正在按照入驻企业的要求,进行外幕墙和室内施工。再过不久,这个按照5A级标准打造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将成为集工业旅游、智慧智能化运营、品牌塑造、后期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预计年内,园区的产值将达到30亿元,产能达到20万吨。这里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酵素产业聚集区。
渭南市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为了充分发挥积蓄的新动能,渭南创新结构优化新路径,牢牢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牛鼻子”,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如今的渭南,无论是农业产业还是能源工业,都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渭南市先后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举措,通过引导和支持企业掌握核心科技,让企业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延伸。同时积极延伸传统产业链条,培育一批上下游产业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创新为核心,渭南的传统工业正在转型升级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1 2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