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纪录片节15周年:发现中国与世界的好故事 2017年12月22日 11:39:18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1513882967224_1.jpg

纪录片《中国的梵高》

“如果不告诉你,你大概会以为这个电影节是在欧洲办的。”

说话的是刘雪莹,一名长居广州的年轻女性。12月14日刚落幕的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她参与了整个组织过程。如她所言,这场在广州举办的活动,有着浓厚的国际气氛。穿梭于各个会场的各国影人、纪录片从业者,来到广州只有一个目的——在这里,发现好故事。

中国故事受世界关注

45岁的赵小勇,命运是随着一部纪录片改变的。

在这部名为《中国梵高》的影片火起来之前,他是在深圳大芬村闯荡20多年的一名画师。反复临摹梵高多年的他,可以用28分钟画出一幅《向日葵》,22分钟画好一幅《自画像》。他的作品甚至出现在荷兰梵高纪念馆旁的纪念品店里——只不过,在那里可以卖到上千欧元的画作,普通中国画工,却仅能拿到200元人民币。

“世界油画看中国,中国油画看大芬。”2005年,世界70%的油画来自中国,中国油画的80%则来自深圳的大芬村。以此为素材进行拍摄的《中国梵高》,成为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精彩注脚。

今年,在这个亚洲第一大纪录片节上,共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135家境外机构参加,参会专业人士3000多人,参展参评作品从创办初期的100多部,发展到今年的4239部/集——这个数量,已接近2003年创节之初的29倍,刷新了亚洲纪录片节的征片数量。八大国际知名纪录片专业节展也首次齐聚广州。

中国、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为何受到国际关注?不同的影人有不同的答案。

“中国实力不断壮大,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所以我们很好奇中国发生了什么。有时候西方媒体呈现的中国形象比较死板单一,但当我们与中国的电视台和电视人合作时,能发现不同视角下的中国,所以我们对中国纪录片很感兴趣。”亚太探索发现电视制作研发副总裁魏克然·钱纳说。

而在“金红棉”优秀纪录片终评委之一、央视纪录片频道总监梁红看来,纪录片是“跨越国界,跨越语言的障碍”的艺术。“这几天看片,我好几次哭得眼睛通红。其他评委虽然没哭,但我相信他们内心也是激情澎湃,随着节目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而跌宕起伏。好的片子都特别震撼人心,这是个真实的世界。”梁红说。

创新机制推介中国故事

拍纪录片,经常遇到的窘境就是“找不到钱”。为解决这个核心难题,广州纪录片节做了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

1 2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